內容簡介
過去研究臺灣租佃制度的學者,絕大多數都主張日治時代租佃制度有口頭租約、租期不定、租期太短等諸多不良慣行,致使佃農缺乏投資意願;且地租過高,降低佃農的投資能力,造成佃農的生產效率不如自耕農,最終導致佃農所得的低落。
然而,本書的研究卻發現,日治時代佃耕農場的經營效率並未低於自耕農場,而地租也未高於合理水準;此外,1920年代底,當經濟、社會環境產生一些變化,業佃會的適時成立,推動租佃制度若干轉變:最主要者為租約轉而以書面訂立,且租期延長。最後,本書也發現戰後實施的三七五減租,並未使佃農的技術效率提高得比自耕農多,因此前人主張土地改革提升了佃農的耕作意願,這個說法可能有待商榷。
本書應用經濟理論建構分析方法,然後透過統計方法處理實際資料,並對所整理的資料進行嚴謹的分析。過去少有人如此研究臺灣日治時代的租佃制度,作者因此得到不同於前人的結論:從效率的原則來看,日治時代租佃制度運行良好。
目錄
【臺灣史與海洋史】系列叢書緣起 003
【序】向經濟學者學經濟史 ◎吳密察 005
自序 ◎葉淑貞 008
第一章 緒論 019
第一節 租佃制度的演變 022
第二節 文獻回顧 029
第三節 資料介紹 046
第四節 本書的架構 056
第二章 佃權的安排 061
第一節 租約所面臨的環境 063
第二節 租約樣式的選擇 098
第三節 租期長短的決定 127
第四節 小結 152
第三章 地租的高低及其決定因素 155
第一節 自、佃耕農家所得之比較 158
第二節 與地租有關的租佃習慣 165
第三節 地租的水準 177
第四節 地租是否過高 191
第五節 地租的決定因素 209
第六節 小結 230
第四章 租佃制度對農場經營效率之影響 233
第一節 效率的定義 236
第二節 日治時代自、佃耕農場的經營效率 240
第三節 1925-27 年及1950-51 年自、佃耕農場之經營效率 256
第四節 三七五減租對農場經營效率之影響 275
第五節 小結 291
第五章 結論 295
附錄 302
參考文獻 324
自序/導讀
【臺灣史與海洋史】系列叢書緣起
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99 年7 月,其宗旨主要在與相關學術機關或文教單位合作,提倡並促進臺灣史與海洋史相關之學術研究,並且將研究成果推廣、普及。因此,有關臺灣史或海洋史之學術著作、國外優秀著作的譯述及史料編纂等相關書籍的出版,皆是本基金會的重要業務。
曹永和文教基金會成立以來,本於前述宗旨,多次補助出版與臺灣史或海洋史相關的學術著作、史料的編纂或外文學術著作的翻譯。諸如《東臺灣叢刊》、《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與其續集《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荷蘭萊登大學與中國廈門大學合作編輯之海外華人檔案資料《公案簿》第一輯、第二輯與第四輯、荷蘭萊登大學包樂史教授(Leonard Blusse)主編之《Around and about Formosa》、韓家寶先生(Pol Heyns)與鄭維中先生之《荷蘭時代臺灣相關史料--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接受補助出版或由基金會出版的書籍,有不少作品已廣為學術界引用。本會也贊助相關的學會活動、邀請外國著名學者作系列演講,提供研究者交流的場域。諸如,1999 年11 月與中央研究院合辦「東亞海洋史與臺灣島史座談會」,2000 年3 月於臺灣大學舉辦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濱下武志教授演講「談論從海洋與陸地看亞洲」,2000 年10 月與中央研究院及行政院文建會合辦「近代早期東亞史與臺灣島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此外,為了培養臺灣史及海洋史研究的人才,本會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辦「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研讀班」之推廣活動。
為了使相關學術論述能更為普及,以便與更多讀者分享臺灣史和海洋史的研究成果,本基金會決定借重遠流出版公司專業的編輯、發行能力,雙方共同合作,出版【臺灣史與海洋史】系列書籍。每年度暫訂出版符合基金會宗旨之著作二至三冊,除了國內的學術研究成果之外,也支持翻譯出版外文學術著作或相關史料。本系列書籍於2005年以許佩賢副教授之《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與陳國棟教授之《臺灣的山海經驗》、《東亞海域一千年》為首; 2007 年翻譯出版歐陽泰教授(Tonio Andrade)所著的《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同年又出版林玉茹研究員所著《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2008 年出版陳翠蓮教授《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及林正慧博士《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2010 年出版黃紹恆教授《臺灣經濟史中的臺灣總督府》。2011 年出版洪紹洋博士《近代臺灣造船業的技術轉移與學習》及曹永和院士手稿重編復刻本《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2012 年翻譯出版《利邦上尉東印度航海歷險記--一位傭兵的日誌(1617-1627)》及出版葉淑貞教授《臺灣日治時代的租佃制度》,出版成果可謂豐碩。
冀盼【臺灣史與海洋史】系列書籍之出版,得以促使臺灣史與海洋史的研究更加蓬勃發展,並能借重遠流出版公司將此類研究成果推廣普及,豐富大眾的歷史認識。
【序】向經濟學者學經濟史/吳密察(台大歷史系兼任教授)
殖民地經濟,一向都是殖民地歷史研究重要的一環。但是以我來看,對於1895-1945 年的50 年間日本殖民地臺灣的經濟史之研究,卻相對貧乏。我本人雖研究日本殖民地時代的臺灣史,但主要研究主題是政治史,即使後來在講壇上講授該當50 年的通史,但是在經濟史的方面也只能綜合殖民地時期臺